七.圣王具有兵将宝,就是拥有兵法谋略高超的将士,这些将士巧智多能,善于计谋,洞识军机,神慧成就。
兵将宝可以帮助圣王,统领教习所有的兵力,治军有方,如臂使指,威力十足,大大得到圣王的赞赏。
圣王还具备有四种神通德力:
第一.圣王,寿命长远。久住在世,在一切世间,无有人类能够和圣王一样安隐久住,名为圣王寿命神通具足。
第二.圣王,身体康健,少病少恼,众相具足,他的腹部平满,不小不大,寒热冷暖,随时调适,进止轻便,食饮消化,安隐快乐恼能如是者,名为圣王身力神通具足。
第三.圣王,形貌端正殊特,常为世间乐观无厌,色身清净,具足庄严,最胜最妙,无有伦比,名为圣王色貌神通具足。
第四.圣王,因为善业的因缘,有大福报,富乐自在,世间种种,资产丰饶,珍奇众宝,无不具足,名为圣王果报神通具足。
就是要具有这四种神通,无一缺减的人,才算得上是圣王。
福德圣王,为所有的人民所爱敬,心常喜乐,如子爱父。同样的,所有的人民,也得到圣王所怜念,意恒慈育,如父爱子。
每当圣王,乘大宝车,出宫游观时,所到之处,一切人民,因为得面见圣王,皆大欢喜,都同声告诉车夫:“你驾车要从容徐行,不要那么快,令我们可以多点时间见到圣王。”
这时圣王听到后,也叮嘱车夫要慢行,可以令自己有多点时间,游历周遍,看清楚每一个的人民。
民众见到圣王后,一个个自持所有宝物,在车前迎跪,奉献给圣王,言道:“天王,小民等现在以此宝物奉天王,此物属天王所有,愿天王受取,随意所用。因为所有的宝物都是属于天王的。”
圣王现世时,整个人间界都清净平正,无有荆棘,也没有稠林丘墟,坑坎厕沟,杂秽臭处,不净礓石,瓦砾沙卤等等不好的存在。金银七宝自然具足,不寒不热,气候适宜。
圣王现世时,人间界中自然安置八万个城邑,人们都快乐无比,没有恐惧担忧,人民炽盛,谷食丰饶,聚落殷多,甚可爱乐。
圣王现世时,圣王所治之处,聚落城邑,比屋连村,鸡飞相到,人民安乐,不可思议。圣王现世时,常于夜半,从圣池中兴起大云气,遍及整个人间界及诸山海,应时雨注,
如同牛乳,雨深四指。其水甘美,具八功德,下处即没,更下滂流,浸润地中,水涝不现。
至夜后分,云雾消除,有清凉风,从大海出,吹其润泽流散。所有的人民,触之皆受安乐。因为雨水和海风的滋润,使得整个人间界都保持鲜明光亮,就像人扎好头发后,喷上水,令到头发悦泽,花色光鲜一般摸样。
圣王现世时,整个人间界的一切土地,自然沃壤,郁茂滋液,就象有人以苏油涂在物体上一般,土地肥美,膏腴津润。
饷佉圣王,有一千个王子,个个都是福德俱全之士,分封统领天下,令到天下四海安宁,没有战事纷争,通过正法道理教化天下,人人平等,安居乐业。
饷佉圣王,有四大宝藏,分别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国家之中,每一个宝藏都有百万亿数的宝物,取之不尽。。
在东方的羯陵伽国内,宝藏名位冰竭罗;在南方的蜜絺罗国内,宝藏名为般逐迦大藏;在西方的伊罗懵薏毓冢Σ孛泊b陀国,在北方的婆罗尼斯国内,宝藏名为饷佉。
这四大宝藏,都属于这个饷佉圣王所有,都是圣王的大福报所带来的,这么大的福报,和天下万民共享,每一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第十五章 未来神佛下世
未来的人间界,圣王降世,以大福德统领天下,修德天下,世间风调雨顺,无灾无厄,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生活非常得美好。
饷佉圣王挑选那些心地善良,思想清净高洁,福德深厚之人担任辅国之大臣,使得政令,道德教化得以遍传天下,人人都能知晓行善修德。
饷佉圣王还以那知识渊博,智慧如海的人为国师,国师博通各种知识技艺,擅于教导传授,人们都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
未来人间界也会迎来了新的大觉者下世来度人,这一次来到人间界来的大觉者就是佛经中说的弥勒佛,又名慈氏。
弥勒佛和人间界这里有着非常深厚的缘分,在神州大地的众神文明中,弥勒佛曾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释迦牟尼佛降世下来度人的时候,这个弥勒也跟着降生到人间界来,跟随着释迦牟尼佛修行佛法,最后证得菩萨果位,所以又叫弥勒菩萨。
在公元前六世纪,弥勒生于印度的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也就是贵族家庭,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
按印度的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相师看到后,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人间的圣王。”
这话很快传到国王耳里,满朝文武惶恐异常,怕国内要发生政变,急欲觅得此子,加以杀害。
弥勒的父亲预感到大祸临头,即将弥勒匿藏于舅父家中。等到弥勒长大后,舅父忧虑这个灾祸始终不能躲过,就令弥勒接触到佛法,最后就跟从释迦牟尼佛出家。
弥勒由于从小生活在经济富裕的贵族家庭中,出家后,依然喜好交游族姓,讲究穿著。
有一次,国王将一件金缕袈裟供养给释迦牟尼佛,佛就将它赐给诸比丘,大家看到这般华丽的袈裟,谁都不敢要。
只有弥勒接受了这个金缕袈裟,并天天穿在身上,到处去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议论,认为他不守戒律,弥勒听了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弥勒菩萨这种根性是由来已久的,在《妙法莲花经》中记述着,文殊菩萨曾经就这个问题批评过他。
释迦牟尼佛在弘扬佛法的后期,讲的佛法就比较高深了,就是后世所说的大乘佛法。
在《妙法莲花经》中记述到:
在无量亿劫以来,无数的佛带着重要的使命下世度人,修佛有十万八千的法门,但是真正的大法只得一个。所以每个佛讲的法不一样,都只是针对不同的众生接受能力,随机而说的方便法门而已。
有一部大法,非常的宏大,功德无量,有亿亿万的佛道神所守护,法力无边,所有能真正得到这部大法的人都能成佛。
释迦牟尼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这个时候,天花乱坠,那个五彩的莲花从空中纷纷而下,非常的壮观漂亮,散在佛和诸大众的身上,十方世界都为之震动。
参加法会的大众,僧众天人众,未曾见过如此大的功德无量的场景,心中激动欢喜,都合掌一心观佛。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没有照不到的,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给众生显示了无量无际的世界。
在这些世界中,有的可以见到这些世界中的六趣众生,有的可以见到这些世界的诸多佛陀,有的还可以听到这些诸佛在讲解佛法。
有的可以见到各僧众修行得道;有的可以见到诸多菩萨在种下种种的因缘,散播种种的信解,以种种的相貌在行菩萨道;有的可以看到诸佛功德圆满,还可以诸佛般涅槃后,众生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来礼拜供养。
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在看这些非常殊胜壮丽的景象后,心中想到:现在佛显现了种种的神通变化,到底是何等的因缘会出现这等的祥瑞,现在这个佛在入定于三昧,这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谁能解我的疑惑。
弥勒菩萨查看四方,看到这个各僧众,天龙八部,众罗汉和菩萨,心中都有这个疑问,就开口问这个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让文殊菩萨来解众生的疑惑。
最后,文殊菩萨对弥勒菩萨及诸大士,解释道:
“众善男子,按照我的想法,现在,佛世尊,是要说大法了,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