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⒘鹾淘谒较吕锇焉舷鹿亟诙即蛲耍沼谌靡谐雒嬷鞒至艘淮纹郊叟穆簦匀涣鞅旰罅礁鲈略俳械诙闻穆簟S捎谑遣灰俗⒁獾诙闻穆簦罕甑墓局挥辛礁觯挝跬猓挥幸桓鐾痘灾实木赫允帧?br />
关于那个竞争对手,事前经过多次谈判,达成了这样的意向:嘉熙先付给对方10万现金,对方在标书上填110万,嘉熙则在标书上填111万。也就是说嘉熙公司花121万的代价就可以得到这片厂房。
行兵先行败路,为万无一失,刘禾又安排了一个关联公司参与竞标,形成了三国争鼎的假象。刘禾的方案是如果竞争对手公司临时变卦,那么嘉熙报出115万左右的低价位,关联公司报出200万左右的高价位,高价中标后,再让关联公司到期不执行,损失五万块钱的押金后,再让一直没有出局的嘉熙公司以与真正竞争对手的报价来接盘。这样,嘉熙公司实际上以对手的报价加五万得到厂房,于公于私于人于己也是最稳妥最合理的结果。
柳总说,陈盛心里一直憋了口气,这些年一直被柳压制着,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柳胖胖共同参与,分功过去。陈盛眼看着胜券在握,在投标的前一天,向那竞争对手提出,现在又多了一家竞争公司(刘禾安排的关联公司),因此要把10万的好处费减为5万,另外5万要给第三家公司。对手公司的老大有些冒火,责问陈盛怎么说变就变,扬言在标场上见个分晓。
陈盛分析那公司是纸老虎,只是想投机赚10万的封口费,真要拿下了那厂房毫无用处,反而会成为闲置资产。陈盛说,现在还能给他5万,中标后一分钱都不会给。
柳胖胖说在这一点,陈盛和他一样都是偏执狂,不会轻易地松口。临上标场,陈盛仍然一口回绝了柳胖胖要求去现场的要求,说放心吧,等着好消息。
计划没有变化快,已经安排好的关联公司没能顺利买到标书。这样,形成了两个只能活一个的对决。在现场,对手老总给陈盛打了个招呼,陈盛打着手势表示愿意先付3万,中标后再付5万。对方老总勃然大怒,硬生生甩下句话:“你在打发叫花子,我们在标书上见。”
老谋深算的刘禾见势不对,写下了三个数字115万、170万、200万,让陈盛自己去填。陈盛犹豫了半天,在他内心深处,他无法接受120万以上的数字,那意味着他之前对竞争对手的举措完全错误。最终,他选择了115万。
开标结果是对方以1411111元中标。柳胖胖评价这个数字,说对方比陈盛不止高一个档次,141万就足以中标,剩下的四个1,分明就是示威。柳胖胖最后特别说明,投标失败的消息只限于内部传达,这两天陈盛难过的厉害,大家都刻意地避开这个话题吧。
我安慰柳总,别计较小处得失,这三个月销售业绩在非典的情况下屡创新高,也给了陈盛强大压力。他也是为公司着想,想多节约几个银子,打一场漂亮仗。借用你柳总的一句话,看人看优点,何况也并非就是坏事,现在我们或许可以投100万到特许连锁经营计划中来了。
柳胖胖听完我关于连锁专卖的思路,出奇地没有象往常一样和我同步思考。我听得出来,他在彷徨和犹豫,半晌说:“江树,半年董事会的时候我想对陈盛发招,把他搞下来,你觉得合适不合适。”
我迟疑了半天,觉得柳胖胖太猴急了,说:“我个人认为不大合适吧,等到年底的时候不是一切都顺理成章吗?”
柳总说:“我也觉得急了些,是刘禾鼓动我的。”
我很怀疑刘禾的动机,我也担心柳总再次错误判断形势,我问:“刘禾的原话是什么?”
柳胖胖说:“刘禾说陈盛太过保守,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嘉熙公司的继续发展。”
柳胖胖最后要我七月份一定要回来开会。
我对萧萧说不用在北京找工作陪我了。我有预感,有可能回成都开会有大变动,嘉熙公司的董事会哪有平平淡淡就能开完的先例。
这段日子以来,萧萧很平静地陪着我,她完全没想到此时的北京是个大监狱,商店关门了、三里屯关门了、餐馆关门了,甚至连雍和宫也关门了。五一的时候我带她去了一趟西单,从来都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顺溜得十来分钟就到了。没买到啥好东西,反而被一个小流氓碰瓷硬说我倒车压了他的脚。我呼啦啦打电话召罗了一大堆警察过来,一看我们不是非典都懒得管,还为虎作伥地硬要我赔了两百给那无赖。警察劝我,这日子谁爱上医院验伤啊,出二百块钱哪人少上哪呆着去吧。
萧萧为此骂我懦弱,数落了我整整一天,只可惜了社会主义明朗朗的一个五一节。好在五月下旬我冒着非典的危险先后两次去给韩国总代理调货,去了一趟沧州又去了一趟秦皇岛,顺带着一车载了她去视察了一把疫区,总算是让她放了两次风,才让她心情稍微好一点。
没想到紧接着,萧萧就撞到了我和柳总在线聊天。当时柳胖胖正热火朝天地描述他和冰儿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甚至还有细节描写。萧萧象一只猫悄无声息地站在我背后,看我教柳胖胖如何进行反侦破。萧萧的反应很平淡,平淡得让我害怕,直觉告诉我她开始对我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
距离产生美,我想还是把她先送回成都吧。或许,距离上的差异能让我们之间的小许不快淡淡消融。
萧萧回成都的第三天,陈盛就来北京了。我正在天津现场指挥被非典疫情耽误了两个月的家居建材超市的进场装修。前几天柳胖胖就告诉我,陈盛要亲自过来,一是论功行赏,代表公司对我们这帮坚守在北京的同事给予物质奖励;二是制定撤厂计划。
关于撤厂的问题,又明显分为两派。我和柳胖坚决不同意撤消北京工厂,木桶由于木材特有的干缩湿涨性能,在成都制造的木桶一到黄河以北的区域就没法过冬,掉箍开裂曾经高达20%,只有在北京设立工厂可以解决木材的含水率的问题,此外,从成都运输木桶到北京以北地区的成本太高,而且周期过长,往往要十五天之后才能到达代理商手中,显然在北京落地生产更符合质量和物流要求。
陈盛和刘禾则坚决要求撤消,一是成本太高,公司需支付额外的生产场地费用,而成都生产基地远未饱和,在设备、厂房等固定投资上是重复建设了。另外,还需要支付所有子弟兵每年一次的往返路费和异地补助,关于质量的问题,相信成都生产基地的意大利烘干窑可以解决木材含水率高而导致的开裂问题。
有关撤厂的议题,从陈盛就任总经理就开始提出,多次争论,都被柳总强硬地回绝,这次北京爆发非典,终于让陈盛有足够理由说服刘禾支持,严格意义来讲,没有完全合法手续的北京工厂一旦出了问题,会令整个企业瞬间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柳总点评,这纯粹是借口,分明是陈盛担心利润额达不到要求而被逼宫,为一己之利而不惜牺牲公司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这刘禾又为虎作伥了一次。
我说还有个原因,北京本来是他一手搞出来的地盘,现在被你换了人,反而成了你的铁板一块,先废掉滕厂长的实权,此消彼长,让你在生产上再插不进一个人。
柳总要我到外地出差,等陈盛快离开北京的时候再和他见一面,顺便吹吹风,董事会上可能要逼宫。
我有些不解,出奇才能制胜,干嘛要过早暴露意图。
柳胖胖笑,明人不做暗事,你以为陈盛真是个傻瓜什么都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