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茅苔掌门人找上门!
南洋很大。
南洋市场更大。
看着谢国闵父子离开后,对于南洋市场,杨铭当然很感兴趣。
像有些市场,如果不是当地的华人富商或者南洋土著,想要轻易吃掉,可不是那么简单。
阿珠和鐘楚虹,这一天下来,她们都不知道见了多少形形色色的华人富豪来见杨少。
此时,在阿珠和鐘楚虹的眼里,杨铭的地位自然是更高。
晚上18:00。
杨铭和父母一起去燕京饭店吃晚饭。
他发现那些回来参加国庆典礼的客人逐渐离开后,这里少了很多人。
他记得后来茅苔公司上市后,最高股价两千多一股,最高市值三万多亿元。
把茅苔酒放到香江出售?
“杨先生,我们国内的价格是8元一瓶。”
周高敛无奈说道。
“很少。”
谈合作?
“那请进。”
8元一瓶?
杨铭确实没有听错价格。
这位中年男子的脸型,一看就很有官相。
阿珠在旁边泡窨制的茉莉花茶。
1978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千吨大关,实现盈利6.5万元。
他也就先回房间,不知道今晚老先生是否让沈先生来请他过去。
虽然他来之前,已经有人和他说了。
晚上21:30。
在香江,因为受到西方的影响,他们更喜欢喝红酒。
经常喝红酒也不像经常喝白酒那样,会有其他问题。
用于内销的茅台酒则大多被称为“金轮牌”或者“工农牌”。
“杨先生,我想来和你谈合作的事。”
被誉为国酒。
“你们不是一直都有在香江销售吗?”
杨铭不喜欢喝白酒。
同时厉行节约,实现企业增产增效。
“那你们公司去年盈利多少?”
但是,杨铭知道,现在茅台8元一瓶,对于国内的普通人来说,还是属于非常奢侈的高端酒,普通人是根本舍不得买的。
后来,即使人均工资两三千,一台茅苔需要一两千,算下来,只能买一瓶多而已,依然还是属于比较贵的高端白酒。
“周厂长,我和你说,香江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喝白酒,他们更喜欢喝红酒。即使你的茅苔酒运到了香江那边,销量也不行。”
1978年国内许多方面出现变化,周高敛打破了大锅饭,在厂里实行经济责任制,让职工多劳多得。
周高敛知道杨先生身份可不简单。
杨铭和父母吃完晚饭。
这一点上,杨铭根本没有必要欺骗他。
至于海外的华人华侨,杨铭就不知道了。
杨铭当然知道。
其实,飞天茅台最早产自1954年,当时茅台开始向国外出口,为了利于外销,所以就将出口的茅台酒用了敦煌壁画上的“飞天献寿”图案作为酒的商标,从1959年一直使用到了现在。
这比起那些收藏品来说,茅苔酒的收藏价值算是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