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杨先生不说话,周高敛还以为杨先生对于这件事不感兴趣。
除此之外,每年羊城举行的广交会,茅苔也是重要展品之一,按理说,应该早就有销售了。
“唐芸,这位是?”
为改变茅台连续16年亏损,15年没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1977年周高敛受任茅台酒厂掌门人。
“杨先生,茅苔公司去年盈利6.5万元。”
周高敛也开始说起茅苔这些年的发展情况。
去年生产量突破千吨,盈利只有6.5万元,杨铭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茅苔作为国酒都是必备的。
周高敛一听,觉得挺可惜的。
“周厂长,不知道你来见我?”
但是,杨铭不喜欢喝。
此时,在国内大城市,铁饭碗人均30元月薪的情况下,8元一瓶的茅苔,也仅仅足够购买三瓶多一些而已。
去年参加国宴,还有今年参加国宴。
国内难以卖得出去,那么就把市场放在国外,如果卖到国外,那也是为国内创造更多的外汇。
在这之前,茅苔酒公司一直都是亏损的,这和国内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周厂长,你们现在一瓶茅苔的销售价格如何?”杨铭问道。
茅苔掌门人?
茅苔?
相反,杨铭知道,待到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茅苔酒价格越来越高。
事实上只是这样。
“周厂长,不知道伱想谈什么合作?”
“杨先生,是这样的,我想把更多的茅苔酒放到香江出售,为国家创造外汇。”
对于杨铭来说,8元一瓶的茅苔酒价格,根本算不上什么。
门口外传来敲门声。
杨铭还以为是沈先生来了。
但是,在周高敛看来,觉得还是不行,需要继续扩大产量和销量。
香江那边应该也是很少人喜欢。
现在在这之前不但连年亏损十六年,还是去年周高敛上位后,茅苔公司才盈利6.5万元,他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让他没想到,现在茅苔的掌门人周厂长居然被唐芸带来见他。
阿珠去开门的时候,杨铭看到外面除了唐芸外,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穿着西服的中年男子。
。。。
前天和昨天,在这吃饭的人真的不少。
“茅苔酒1952年的75吨,逐渐增长到100多吨,到1958年茅台酒的产量,已经达到了500多吨。其中在1953年左右,茅台酒开始通过羊城、香江、濠江出口,在东南亚、亚洲乃至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茅台热。”
这个年代的茅苔酒,到未来二三十年后,居然被炒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一瓶。
“1964年茅台产量只有220吨,到1973年整整9年间,茅台酒的产量只达到了300多吨,到1977年,达到750吨。在这段期间,除了生产在徘徊之外,经济效益也非常不好,16年来总计亏损了440多万。其中1964年就亏损了80多万,那时候茅台员工有200多人,年终每个人的奖金只有5元钱,80万元亏损额是非常高的。”
周高敛知道帝国集团旗下基本上垄断香江各大超市,想进入到香江市场,和帝国集团旗下各大超市是最合适的,还可以为国家赚到外汇。
去年盈利?
去年他没有机会见到杨铭,这一次,他无论如何都要见到杨先生。
杨铭,唐芸,周高敛坐下来。
“老板,他是现在茅苔的掌门人周厂长。”
“杨先生,你好。”
这次这些被邀请回来的海外华商,包括海外南洋的,他都有和他们见过,他们基本上都不感兴趣。
因为当地人,即使是华人不少,也消费得起的情况下,确实不喜欢喝。
爆更第二章!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