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后世朝代的一众学子,影响深厚,一直到了现代。
“甫与诸位致歉。”
杜甫心中羞愧,曹子建的文采是后世文人奉为最高的,他也写过【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是夸曹子建也是夸自己。
当时民间流传着曹植和甄夫人的“美谈”,他是为之可惜的,相爱的人却分开,最终心爱的女子被赐死,他却飘零半生郁郁而终。
如今站在正主们面前,恍惚惊觉,将曹子建的怀才不遇归结于暗恋嫂子,以及将他郁郁而终归结于爱而不得,似乎并没有让曹子建更高尚,反而摘除了他想要为国报效施展才华的那一面。
杜甫深深作揖,这本不是他的过错,他只是听了这么一个“美谈”,且为之赞叹。
见这位唐朝后辈的态度良好,曹家的几个鬼魂也不好意思迁怒,只是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
杜甫说:“大概是因陈思王所作《洛神赋》?”
曹丕不明所以,沉着脸色问:“洛神赋是什么?洛神,是那篇《感鄄赋》?”念及此,曹丕的脸色更沉了不少,这篇诗作是当初曹子建前往鄄城上任时所做,辞藻华美,才华横溢。
混账,怎么写得那么好。
曹叡同款阴沉脸,说:“是我下诏让陈王改为《洛神赋》的。”
曹植觉得自己相当无辜,接话时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又有几分清澈愚蠢对世俗的不解,说:“自《感鄄赋》成,多有誊写传阅者,然彼时书法又兴行草,多有笔误鄄为甄者,过几年便成了《感甄赋》。我侄……陛下,陛下便言避讳,改为《洛神赋》。”
杜甫点头,又说:“携玉手喜同车,比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灵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1
杜甫再次作揖,是抱着考究的心态,态度恭敬先叠了好几个盾,说:“绝无冒犯之意,只是我唐杜撰由此诗而起,子建携手之人非文昭皇后?”
曹丕曹植曹叡异口同声道:“当然不是!”
老杜连连抱歉,道:“惭愧惭愧,老朽枉读圣贤书,未曾深究其根本。我……我不言语了。”心中暗暗下决心,治学严谨不仅仅是诗句遣词造句,更该对故事根本有个了解。唐时文人都说这诗是曹植回忆当初和甄夫人的美好时光,大多数人都那么说,他便也那么说。